杭州爆米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倉前街道伍迪中心2幢9層903
0571-89935007
六姊妹:老范一句“家有仙妻”,道盡家文憋屈人生
《六姊妹》大結局,何家女兒們終于又坐到了一張桌子上,觥籌交錯,好不熱鬧。
這次散而復聚,比先前更見規模,六個女兒,六個女婿,齊齊整整,一個不少。
這其中有一直感情穩定的原配女婿:張建國、歐陽寶、閆宏宇;有一時走散,又迷途知返的復婚女婿:方濤;還有兩個新加入的再婚女婿:老范和何其慶。
席間,女婿們挨個發言,核心思想都是“感恩擁有”,順便再展望一下未來。
新加入進來的老范對家文的評價是“家有仙妻”,這其中,既有對家文品貌的認可,又有自己算是撿到寶了的沾沾自喜。
《家有仙妻》在當年是部很火的臺灣電視連續劇,能當得起“仙妻”這個名號,首先必須顏值高,其次是既善良溫柔,又聰慧機智,然后是不僅有自己獨特的魅力,還能給家庭帶來好運。
六姊妹中,還真就家文能當得起:她長相出眾,溫柔賢惠,還拎得清,識大體。
作為六姊妹中的翹楚,家文最后嫁給普普通通的老范,還真談不上有多好命,不過也就是能過個安生日子而已。
家文的人生,徹底驗證了那句“一步錯,步步錯”,她的憋屈人生原來是這樣被寫就的。
家文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,這對她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得天獨厚的條件。
一般美人都眼空心大,心高氣傲或者眼高手低,偏偏家文還是那種美而接地氣的心性。
她生來懂事,父母讓做什么都任勞任怨,自覺承擔了家里的許多家務,且做什么都比“假小子”般的大姐家麗更有模有樣。
在學校里也是樣樣拔尖,不僅學習成績優異,就連才藝也能觸類旁通。
上體育課時,有專業機構來校選拔體操人才,家文一枝獨秀,一下就被專業機構的老師給慧眼取中了。
為了爭取到家文這棵好苗子,專業老師專門到何家征求家文父母的意見,想讓大人幫忙說服家文,好促成這件美事。
家文嫌學體操是個體力活,不愿整日上竄下跳的,即使父母相勸也一口回絕,讓那老師覺得好生惋惜。
后來又有京劇團的來校選拔唱戲人才,家文一開口便石破天驚,加之其長相出眾,如能經過專業訓練成名當角指日可待,可誰料又被家文給婉拒了。
就連阿奶都覺得家文一而再再而三地放棄機會未免草率,苦口婆心開導她:
“老二,機會可不是永遠都有的,放棄一次少一次,上次體操你放棄了,這次京劇團你再放棄,可想清楚了,免得以后后悔。”
家文話回的明明白白:
“想清楚了,不走那歪路,普普通通就行。”
如果說這兩次機會還全靠發自內心的熱愛撐著,如果不喜歡進去了也未必就選擇正確。
可后來的高考機會沒把握住卻為家文日后的人生艱辛埋下了伏筆。
眾所周知,家文一向學習成績優異,她高中畢業時正好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,家麗知道她這二妹有這個實力,一力攛掇家文參加高考。
當時何家的現狀是:
家麗已經出嫁,只象征性的交點贍養費來幫襯父母養活這一大家子。
家里只有父母兩個人在賺錢,所以家文最大的愿望是找個班上,既可以減輕父母負擔,又能貼補家用。
所以家文想上大學的意愿并不強烈,果然,家文以0.5分之差落了榜。
家文能考這個分數原因不外乎兩點:
一點是擔心父母供自己上大學很辛苦,她在控分,有意不想考上;
另一點是因為考上大學的意愿沒那么強烈,所以她沒有做萬全的準備。
都說家文清醒理智拎得清,在人生的最關鍵路口她卻短視了一回,導致以后的好多年里她都得為自己這個錯誤的選擇買單。
沒有考上大學的家文先是在父親的運作下去了一家淀粉廠,后來又被調到了當地的一家藥企。
九十年代的下崗潮不無例外地波及到了家文,那個時候衛國已去世,廠里還是因為體諒她的特殊情況才沒讓她下崗,卻將她調到了只發基本工資的閑職上。
因為一個人養孩子捉襟見肘,家文還得發展個賣早餐的副業才能勉強對付生活。
如果是上了大學的家文斷然不會覺得衛國就是她的最優選。
根據原著描述,衛國簡直無可挑剔。
長相不算英俊但英武逼人,最吸引家文的是他健美的身材,運動員的體質。
但諷刺的是六個女婿中數他早早命喪黃泉。
其次是人好,衛國天生的俠肝義膽,對誰都恨不能掏心掏肺。
對母親,對兄弟姐妹,對家文和孩子如是,對外人也大度,不計較,有求必應。
這樣的人其實對小家來說就是場災難,明事理的尚且知道心疼他,比如婆婆陳老太太。
別人就未必念你的好處了,果然,衛國走后,衛國的兄姊早全然不顧衛國在世時對他們的無私照拂。
率先把家文和侄子光明從家人序列中擇了出去,大有怕被這孤兒寡母連累到的架勢。
然后是婆家也沒話說。
確實,家文婆婆活著的時候把家文當“活孔雀”一般的供著,偏心偏到別的姊妹都敢怒不敢言的。
可其實,陳家關系復雜,婆婆還招攬著已去世的大女兒的老公和孩子一起生活。
大兒一家對母親的偏心早就積怨已久,那臉子擺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。
女兒們也是各懷心事,一頓簡單的家宴都能吃得暗藏玄機,暗流涌動。
有陳老太太在的陳家一切還能維持表面的平靜,可當陳老太太撒手人寰,家文和陳家注定是貌合神離,各過各的。
不過,那個時候有衛國在,啥都好說。他既能做協調和兄姊關系的紐帶,又能給家文撐起一片天,所以和陳家尚能保持友善往來。
難得卻是衛國走后,不僅大哥大嫂立即食言,把衛國交代的讓照顧侄兒的遺言拋之腦后。
就連兩個大姑子也罔顧姐弟情分,簡單的搭把手都不肯,對家文只有防范和戒備。
家文唯一不后悔的是和衛國夫妻一場,衛國始終對她疼愛有加,衛國不光是模范丈夫,還是頂頂稱職的父親。
何家的第三代中,就數家文的兒子光明優秀。
不僅學業突出,而且懂事成熟,即使少年喪父也能心有所向,然后上進自律。
這與衛國和家文在他年少時為他營造的有愛氛圍不無關系。
衛國走后,家文一個人撫養光明確實捉襟見肘,很是吃了幾年苦。
這些姐妹們都看在眼里,紛紛下場勸她“再走一步”。
一來二去的,家文便心動了,她還是秉持了她一貫的務實作風:不要拔尖,普普通通就好,這樣,她也好掌控。
于是,符合她標準的老范便再次走進了她的生活。
首先,老范在電廠上班,工資待遇好,可以適當給她扶一下貧。
兩人在婚前就已談好,老范的工資支付家用,支付光明上大學的學費。家文賺得少,她負責光明的生活費。
繼父能做到老范這份上,她知足。
其次,老范有房,比她的大,可以順便改善一下家里的住房條件。
然后是,老范除了愛打麻將,沒其它的不良嗜好。
美中不足的是,老范還有個未成家的兒子,也在電廠上班,平日里在一起住,多有不便。
不過家文從來都是有智慧有計謀的女子,未成家是因為沒遇到合適的,給他介紹個合適的不就行了。
于是,家文就將自己一個車間的米娟介紹給了老范兒子,果然,兩人看對了眼,很快感情便水到渠成。
老范兒子的婚姻大事解決了,單位又很快分了房,人家小兩口便搬出去過人家的小日子了。
唯一讓家文鬧心的倒是兒子光明的態度,她和老范成親時光明在上高中,他不反對母親再婚。可等母親再婚后,光明才知道了母親再婚對自己的影響。
首先母親不再屬于他一個人,而且很明顯母親顧及那人的情緒要遠超顧及自己的。
其次母親成了這個家的免費保姆,逢年過節,繼父的兒女都會回來團聚,不過都是只吃飯不干活。
人家一家人在桌子上吃吃喝喝,談笑風生,只有母親一個人在廚房里忙碌,光明心疼母親,要給母親幫忙,母親卻把他推出來不讓他插手。
光明受不了這樣的憋屈和煎熬,考出去后,連假期都不肯回來。
別看家文是后奶奶,老范的兒子仍然沒打消讓父親幫忙照料孩子的念頭,他擔心父親的錢都花到家文母子身上,借口媳婦要出去工作,要把孩子送過來讓看。
家文顧全大局,沒辦法不答應,于是又肩負起了幫繼子照料小孩的重擔。
明明知道繼子將來指不上,和繼孫女也沒骨子里的那種親近,家文也不能撂挑子。
再婚夫妻不同于原配,兩人的感情賬戶剛剛建立起來,還需要各自往里儲蓄感情,我有念的好,你有承的情,兩人的婚姻之路才能穩穩當當的走下去。
家文從來都不是對生活有過高要求的人,她的這思想也左右了她的選擇,或許,在別人眼里替她感到憋屈的人生正是她的心之所向。
影視萬花筒
關注
62645